20081221

鞋子與男

最近幫鞋子們買了個大房子,就順便來寫一下關於鞋子的心得好了。
所謂挑鞋跟挑男人的關係,幾乎已經變成現代女性的古典理論,但是這麼多文章電影愛用這個比喻不是沒有道理的。找一雙好鞋真的很難,要看對眼、要好穿不咬腳、要耐走不容易壞,光是能夠到耐走階段的就少之又少。我們就分幾點來說明吧。

以下請自行將鞋子代換成男人。

1. 先找到看對眼的。
所謂看對眼,本來就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但一流行四處都是一樣的鞋款,例如你不愛穿尖頭鞋,前幾年你大概買不到鞋(你不愛花美男,偏偏近年男子都是這個傾向)。有時候整間百貨公司逛下來,就是挑不到一雙想試穿的鞋,這也是非常無奈的事阿。但是!挑一雙鞋,光是好看是不夠的。

2. 拿起來晃一晃。
本人挑鞋第一個步驟,也是去年以來的心得,那就是...拿起來晃一晃。很機車的舉動是吧?有些專櫃小姐會瞪著你看,有些小姐則會露出會心一笑,其實道理很簡單,不知道為什麼我這麼晚才領悟,一雙自己站不穩的鞋子,你是不用指望穿他站的穩的,更不要說能穿著走多遠。

3. 尺寸太大或太小。
如果有幸看對了眼,鞋子也不晃,那接下來就要看能不能走。基本上試穿時候就會痛的鞋是一定不能買的了,有點經驗之後你就知道要克制自己,除非你是要收藏。而也有這種情況,這雙鞋怎麼樣都沒有適合你的尺寸,大一號太鬆,小一號太緊,努力加了鞋墊還是不行,這時候再美再愛的鞋你都要忍痛放棄,鞋子要好穿,長度寬度都要合才行吶(再次提醒,請自行替換成男人)。

4. 上路。
然而真正困難的是,任你在櫃上百般試穿,不到真正穿上路不能退換那天(也就是說一定會付出成本),你不知道他究竟咬不咬腳的。明明在櫃上試穿走來走去沒問題,為什麼踏上馬路就會有問題呢?這個謎老實說我也還參不透,大概百貨公司是一個偽裝一切美好的地方,而你也不是光著腳丫去買鞋的,總覺得我只是試穿而已,不喜歡我還有原本的鞋子。而真的把他帶回家、穿出門那天,重心放上去了,沒有退路了,就相處見真章吧。

5. 路遙知馬力。
再來是耐不耐的問題,好穿的鞋必定常常穿(因為也沒幾雙好穿的了,淚),而你真心希望他可以很久很久,不用再經過下一次尋尋覓覓風險成本的階段。只是能耐磨耐走必定需要一些真工夫,現在偷工減料虛有其表,連基本的支撐都做不好的何其多。而鞋子走久了難免磨損,一開始他磨你的腳,後來你磨他的跟,從一個人鞋跟磨損的樣子來看就可以推測他的站姿跟走路習慣,運氣好的話,有經驗的師父不管是破洞、跟歪都可以幫你補回來,當然也有些耗損是沒得救的,只不過現在願意好好送修鞋子的人也不多了,通常是壞了就丟,換新的囉。

以上是關於鞋子的一點心得。

把不合腳的鞋子脫掉是人生最棒的事之一,所有勉強穿鞋的痛苦,會在你決心換掉他的那一刻釋放,當然也還是有一些後遺症,但是塗個藥、貼個肉色膠帶、過一陣子就好囉,後遺症嚴重的程度,端看你多早願意放棄他。還有還有,不要羨慕鞋子很多的人,如果總是可以買到好的鞋子,又何嘗需要買這麼多鞋呢。

祝大家都買到自己喜歡的鞋。

PS.標題似乎應該以「男人與鞋」聽起來比較順,但我們既然以鞋子來比喻男人,題目當然就叫做「鞋子與男」囉。


20081203

最適合聊天的場景




身為一個王家衛的fan
我必須說,我實在沒有很喜歡這部片,也沒有興趣反覆看它
音樂的品味當然還是無懈可擊
所以當年為了簽名我也乖乖買了原聲帶
只是不知何故
當我看到這個特別版封面時,我又再買了一張供在家裡

多年之後
某日跟友人聊天
我忽然明白了我喜歡這封面什麼
(當然梁朝偉還是帥的不得了)

是那個氣氛打動了我
理解與親密
很自然的、完全放鬆的
可以抽根煙、可以把腿擱在胸上、可以講話或不講話
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年紀

大概就是我之前說的
所謂B點(如果可以很自然的從A點到B點,省略所有花招的繁複)

然後就不免想起村上先生說的:
一想到跟她分手,再找新的女孩子時,我就覺得不耐煩。一切的一切又都必須從頭開始來過。(出自「泥土中她的小狗」)


咳...我真的老了呀。


****

另附上村上軼事一則。
有一回村上接受GQ訪問,他說到
第一個讀者是太太,出版前只會徵詢她的意見。
太太最喜歡的作品是《國境之南、太陽之西》
當記者問說國境之南說的是不倫故事,這部份她也喜歡嗎?
村上先生竟然回答說:就是說呀,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這麼喜歡,還有,讀完後的那幾天突然對我很好,每天都會做好吃的東西給我吃。

完全可以想像那個偷笑的樣子。
XD


G



坦白是一種保護色。

因為有些傷害無法自處,只好更潑辣的全都攤在人前,
就是這樣了(不然還想怎樣?)。

又或者是,提醒自己某些之不可。


因為沒有辦法很喜歡誰,所以各喜歡一點。


如果可以很自然的從A點到B點(省略所有花招的繁複)。
如果沒有人可以指責什麼。


20081202

民光街麵攤

會認識這家麵攤的老闆娘其實是因為桌上一瓶沒有標籤的醬,那甜鹹辣的滋味,吃出了故鄉的親切,那時候他還只是轉角的一家攤子,我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。


在家附近吃晚飯,是難得的經驗,多半的時候下班已晚,回到家只有便利商店開著;又或者,早早下班,會想找個地方閒晃,一方面也因為住了許久,在家附近吃來吃去常吃的也就那麼幾家,大馬路邊的自助餐、巷口的台式家庭日本料理、隔壁巷子韓國華僑開的韓國小館、路口的小火鍋店,以及誤餐時候最常吃的市場麵攤。

一如往常,今晚我踏進老闆娘的店,在擔頭就點好乾麵、燙青菜和竹筍湯,然後才找了一張桌子坐下。今天店裡熱鬧非常,有一桌併桌的客人,桌上「踩了」幾瓶啤酒與威士忌,中年的男女,高聲談論著綠牌/皇家禮炮/好酒不見哪個好喝、台中某大姐家終年桌上放著噴子、哪一個總統比較有種之類的議題。也許習慣於良好用餐環境的人,對這樣的場景是要皺眉的,但一個人吃飯,我倒是寧願熱鬧的場合,省得與服務生大眼看小眼,而他們吃的開心、談的愉快,我聽著也有種莫名的安全感。

很快的,點的食物都上桌來了,照例我拿起桌上的分裝瓶辣椒醬淋在麵上,我總是要在麵上淋上一大堆,像是幫章魚燒淋上美乃滋那樣交錯來回。當初會認識這家麵攤的老闆娘就是因為桌上這瓶沒有標籤的醬,那甜鹹辣的滋味,一口吃出了故鄉的親切,詢問老闆娘這醬哪來的,果然是同鄉,她也笑我嘴刁,沒有標籤竟然吃的出是什麼地方的產物。這種獨特的辣椒醬,是媽媽口中小時候與舅舅可以一次加掉半瓶的好滋味,通常是用類似啤酒瓶的咖啡色玻璃瓶裝,瓶身貼有大大圓形的標籤,照媽媽的說法,他叫「馬路○」,馬路是日本話圓形的意思,如果釀造的老闆叫阿吉,它就叫做馬路吉,吃乾麵、米糕、蚵仔、鵝肉切盤…什麼都可以加上一點(或是很多)。老闆娘說這種辣椒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人製作,她也是從家鄉買上來的,一般超市更不可能買到。那頓飯吃的我吃完立刻打電話回家,那時候他還只是轉角的一家攤子,而我是一個剛畢業的學生。

一個人吃飯其實有很多樂趣,如果你不故作煞有其事,拿出一本厚書來撐場面,放輕鬆聆聽隔壁桌的對話,總是會有讓人心頭暖暖或會心一笑的時刻。例如後來走進一位收回收書報的阿婆,寒冷的冬天,併桌豪氣的大叔立刻喊『老闆娘請這位阿桑吃碗魯肉飯』。又或者,對面桌一家三口,襯衫領帶西裝背心的年輕爸爸在店裡來回走動,打扮時髦卻沒好氣的上班族媽媽,以及那個肇事的、任憑媽媽又逼又罵也慢吞吞不肯乖乖吃完飯的幼稚園小女孩,那不是跟你當年一樣?你忍不住低頭微笑,遭媽媽一個白眼。當然也有神經兮兮,對於單身用餐感到不適的女子,尷尬的坐在僅剩的大圓桌旁,百無聊賴。飯畢結帳時候,你聽老闆娘說85元恍神以為她算錯錢(台北一碗麵一盤菜一碗湯不用破百?),她還會開玩笑說那你要給多少再來沒關係。

麵攤前兩年租下了旁邊的店舖,一如媽媽故鄉賣了四十年的廟口麵店,從攤子做成小店,養活一家子人。添了平價熱炒菜色之後生意更是活絡,而店裡也不免俗放起流行歌曲,不管哪一年聽旋律都似曾相識的流行歌曲,配上與家鄉叔叔阿姐無異的臨桌客人,以及永遠放在店內的每一張矮桌上,加一匙就是故鄉滋味的辣椒醬,這是我喜歡這家麵攤的原因,那不只是我一住六年的永和,更像是我生活了十七年的故鄉。

(待修)